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铭记•“审计优良传统、作风与精神”系列访谈:“边学习边工作”——记审计署初创时期的培训工作

 “边学习边工作”

□ 黄雯瑜
发展事业,人才是关键。

审计署创建初期,面临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当时的审计人员主要是从其他党政机关抽调,绝大多数人是半路出家干审计。缺乏专业人才,没有工作经验,如何开展工作?

“边学习边工作”,这是审计机关筹备时期的主导方针;善于学习,培训人才,摸索前进,这是审计创业者们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加强国际审计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审计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研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审计理论,在一张白纸上勾勒锦绣图画。

“走出去”与“请进来”

 

上世纪80年代,新中国审计才刚刚起步,而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实行了几十年,要想提高对审计的认识、掌握审计的技术和方法,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向国外学习。从1981年起,与审计相关的外事访问力度和频度不断加大。这是酝酿中的审计机关了解世界、了解现代审计的开端。

曾任审计署纪检组长的王道成,经历了审计署酝酿、筹备、组建和开展工作的全过程。

从1981年起,王道成参与了多次重要的审计外事活动。“对审计的认识随着实践在慢慢深化”,他说,“最早接触到的审计资料都是解放区的,当时财政部的几个老处长在解放区搞过审计,是对部队报的人车马费的决算进行审核,不合理的剔除。所以那时候觉得审计就是查账、查错。”而接触国外审计后,发现审计不仅仅是查错,而且还对资金使用效益、管理效果发表意见。“当时,因为要设立审计机构,最关注的是国外审计机构体制、设置等内容,更细的东西还没有意向。当听到效益审计这个理念时,觉得眼睛一亮,感觉审计学问不小,天地很宽。”

“走出去”,是新中国审计开始学习的第一个阶段。赴国外考察让当时审计机关的筹备者们拓宽了思路,开拓了视野,并与一些国家的审计机关有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下,我国审计机关也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让国外的同行们到中国来介绍这个新兴的事业。

1982年8月,张大维大学毕业后分到审计机关筹备组,主要承担培训工作。他说,当时开展培训要利用各种机会,1983年到1985年间,请国外人员到国内来开展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渠道。包括通过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一些专家,或国外审计机关来访时,请审计高层人员讲座授课。

在曾任外交外事审计局局长的朱立豪记忆中,当时审计署很注意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因为“他们都像我一样,对审计工作非常陌生,得学习”。

朱立豪至今保留着一个1983年的笔记本,是她参加第一次审计培训的学习笔记。笔记本外包着的书皮已经裂了长长的口子,但里面的圆珠笔字迹工整清秀。“审计工作在我们国家还是刚刚开始。我被调到审计署仅仅两个星期时间,因此,这6个星期的学习,不论是印度专家讲的内容,经济学院老师讲的内容,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还是现代的,对我来说都是崭新的东西,是很有收获的。”贴在笔记本第一页的学习小结这样写道。

这次培训由审计署委托北京经济学院组织,由印度喀拉拉邦的审计长和北京经济学院的老师授课。而这只是众多审计培训班中的一个。

审计署组织的第一次正规培训是1983年12月,加拿大审计长公署的官员来华授课。这次培训约40天,全国各地的审计机关参与积极性都很高,60多人参加了培训。当时刚从大学毕业分配至审计署的黄树平说,“正是这次培训,让我们第一次真正从理论上了解了什么是审计。”

这次培训最初是在化工部的一个招待所(现中国传媒大学附近)举办的,后来又搬到北大。张大维那时住在和平里,他仍记得自己每天骑两三个小时的自行车到定福庄组织培训的事,“集中培训找个地儿都很困难”,张大维很感慨。

启动国外长期交流合作项目

 

1985年7月,中央书记处、国务院在听取审计署党组关于整党情况汇报时指出,“要加速审计人员的培养。审计干部要有比较好的政治素质,同时要有财务会计、经济管理和必要的法律知识,现在这种人才很缺,因此要广开门路,利用多种形式培养审计专业人才。”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审计署与国外长期的交流合作项目启动,影响最大的是中加项目和中德项目。

1984年2月,审计署向对外经济贸易部提出申请加拿大援助项目,拟请加拿大派审计专家来华参与制订审计人员培训规划,并资助我国审计人员到该国进修学习。同年5月,时任副审计长祁田赴加拿大访问,就中加双边合作问题进行会谈,并初步确定了项目的内容、目标和执行时间。1985年,两国最高审计机关正式启动“中加审计师培训合作项目”。

中德项目则是审计署开展时间最长的交流合作项目,而该项目的启动颇费了一番周折。

1985年,联邦德国审计院院长来访,就德国为我国培训审计人员的合作项目进行会谈。由于这个项目的费用由位于西柏林的联邦德国基金会提供,因此德方提出,要时任审计长吕培俭去西柏林商谈,且以此为先决条件。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这一项目最终未达成协议。

1987年初,我国从发展与联邦德国的经济合作考虑,决定此事可以适当松动。当年4月,吕培俭率中国审计代表团访问,就合作项目达成初步协议,并确定此项目纳入两国经济合作计划后,由两国审计机关商定实施。吕培俭是当时中国第一个以部长身份去西柏林的官员,德方不仅破格接待,基金会主席还决定,在合作项目的初步协议之外,用基金会当年的机动资金,再为中国增加一批高级审计官员培训。

作为当时中德项目的具体联系人,张大维介绍说,刚开始,赴国外学习的中国审计人是学“审计是什么,人家怎么审,然后结合国情开研讨会”,后来则逐渐以学习技术方法为主,“德国的效益审计、环境审计、横向审计等都是比较超前的观念”。在他看来,与技术方法相比,培训带来的更多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这个东西是最主要的”。

中加项目于1989年底执行完毕,在京、沪、川、鲁等地共举办培训班14期。1989年中德两国最高审计机关正式签署了双边合作协议。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每年派出一个司局长培训团赴德学习,德方在中国举办一期审计培训班,双方合作进行专题研究,选派审计干部赴德进修等,费用由德方给予资助。这一项目持续了10年,125人次赴德学习,322人次参加了德国在中国举办的处级以上培训班。

在《审计外事二十年》书中,登载着一张老照片,是1992年中德项目正式启动后中国审计机关派出的第一个赴德司局级研讨班合照。在这一批学员里有4位未来审计署的领导同志:刘家义、吴定富、翟熙贵、项俊波。

对很多当时参加过中加、中德项目的审计人来说,培训“开拓了视野”。虽然课程安排紧张,但是一说起那时的生活,张大维表示“话题可是太多了”。那是一代人难忘的经历。

除了大型的培训项目,审计署还通过与一些国家的临时合作协议,委派审计人员去境外学习。1983年至1993年底,审计干部赴国外进修学习一年以上的有38人次,到国外接受短期培训的有236人次。审计署还与加拿大、瑞典、澳大利亚等6个国家的审计机关,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共同举办各类培训班47期,应邀来华讲学的外国专家学者有150多人次,培训审计干部1800多人次。

国内培训与基地建设

 

建署初期,国外培训是主线,而国内的培训也在摸索中开展。从1982年底开始,筹备组每周都会找一个下午,请大专院校的老师来给全体人员讲课,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却是很多人最早的审计启蒙。

1984年,审计署举办了第一期处长培训班,这是参与培训人员较为广泛的培训形式,并延续至今。当时审计署科研培训中心位于丰台区大井的一个油泵油嘴厂的招待所,而这次培训也在此举办。参加培训的一些处级骨干后来基本都成长为当地审计工作的领导者。

同年审计署召开第一次全国审计工作会议,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审计局必须建立专门的科研培训机构和基地。

审计机关培训基地建设得到了国家的经费支持,为了让经费能用到点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张大维他们分多路去全国各地查看基地建设情况,安排经费拨付。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全国审计机关的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发展,一个较为健全的审计培训基地网络在全国逐渐织就。

1988年,审计署机构改革,调整组建了培训中心。在署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审计机关的培训工作之路越走越宽。越来越多的审计工作者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脱颖而出,在工作岗位上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铭记•“审计优良传统、作风与精神”系列访谈:从零开始——审计教材诞生记...
下一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